中国晨报四川讯(巴州六中供稿)3月16日-17日,巴中市巴州区第六中学初二年级携手探索研学旅游公司共同开展了“研学北川,与爱同行”主题研学活动。此次活动意义深刻,拓宽了学生视野,丰富他们的生活阅历,在实践中增强了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,学会珍惜生命,敬畏自然。
为把此项活动开展好,初二年级组提前征集教师、家长和学生意愿,采取自愿报名参加,并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告知家长,各班对参加学生进行专题安全教育,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,比选研学公司,并派学校行政领导,班主任全程负责学生的安全和管理工作。
3月16日清晨,天微微亮,研学专车停在巴中六中学校门口,导师团队、救护团队、班主任团队以及后勤保障团队全部就位一切准备就绪,“大部队”出发。前往北川的路途中,兴奋与喜悦显露在稚嫩而朝气蓬勃的脸上。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到北川,羌族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?孩子们充满了期待与好奇,经过4个多小时的车程,研学团队到达了北川研学基地,开启了此次的研学之旅。
参观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
走进北川老县城,斑驳的遗址在风中伫立,同学们的心情也变得沉重,这里的每一幢楼宇都有一个故事。
这里曾发生过的一切都在提醒大家,要珍爱生命,敬畏自然。
在大地震公墓前,同学们献上花束,为逝者哀悼。
参观5.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
在地震纪念馆,同学们学习了地震相关知识,掌握了防震减灾的科学常识。
通过纪念馆展示的地震实物、地震后的救灾视频等,师生们感受到了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过程中党中央英明决策,社会各界大爱援建,灾区群众自强不息、感恩奋进的伟大精神,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意识。
开展“感恩教育”“国防教育”
开展感恩教育、国防教育等活动,让感恩教育从课堂走向生活。通过研学活动,让广大学生以切身经历的方式,更好的感知国防教育的意义。增强爱国意识、国防观念的同时,又磨炼了他们的意志,提升整体抗压能力。
参观羌族民俗博物馆
第二天,研学导师们带领同学们走进羌族民俗博物馆,在导师们的耐心解说下,孩子们慢慢走进这个“云朵上的民族”,感受羌族的历史文化魅力。
羌族文化是无声的语言,它向同学们讲述了一个民族的发展历程。瞧,同学看得入神。
学习草编技艺
草编是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孩子们认真的学习,细心的编织,在老师的指导下手里的草编逐渐成型,成就感满满。
最后,孩子们在羌族民俗博物馆广场举行了结营仪式,和研学导师们合影留念。
两天的研学活动圆满结束,同学们收获满满。他们用质朴的文字,将内心的感受化成一篇篇洋洋洒洒的文章,纷纷表示,研有所学,不虚此行。两天的研学,带给同学们不仅是知识,更多的还有对生命的感悟。巴州区第六中学党委委员、副校长杨弢对孩子们动情地讲到:“春天是一年中很美的季节,身体和心灵,总有一个要在路上,作为革命老区的学子,我们更应该从繁忙的学业中走出来,仰望远方的星空,看一看外面的世界,成为祖国21世纪高素质的建设者”。